歡迎光臨杭州師師科技有限公司
臨平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(2024—2027年)
2025-04-02 15:34:30 新聞中心

臨平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

(2024—2027年)


爲(wéi / wèi)貫徹落實國(guó)務院、中央軍委《無人(rén)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》以(yǐ)及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(chū)的(de)“打造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産業”相關要(yào / yāo)求,根據浙江省《高水平建設民航強省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(dì / de)的(de)實施意見》和(hé / huò)《杭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等文件精神,加快推進我區低空經濟産業高質量發展,結合我區實際,特制定本實施方案。

一(yī / yì /yí)、總體要(yào / yāo)求

(一(yī / yì /yí))指導思想

以(yǐ)習近平新時(shí)代中國(guó)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(wéi / wèi)指引,深入貫徹中央、省、市有關決策部署,立足“當好深度融滬橋頭堡、建設産城融合示範區、打造杭州城東新中心”的(de)目标定位,堅持創新驅動,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,全面把握低空經濟産業密集創新和(hé / huò)高速增長的(de)戰略機遇,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
(二)發展目标

圍繞“低空算力+制造聯動”,構建以(yǐ)創新集群、産業集群及多元賽道(dào)爲(wéi / wèi)一(yī / yì /yí)體的(de)“1+3+N”低空經濟總體布局。“1”即依托高能級創新平台,發揮算力集群和(hé / huò)制造集群優勢,積極構建長三角“低空算港”,打造低空産業發展新高地(dì / de)。“3”即聚集算力産業集群、制造産業集群、服務産業集群三大(dà)産業集群建設,促進産業鏈上(shàng)下遊的(de)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。“N”即多元賽道(dào),包括低空安全、數據管理、農林植保、人(rén)才培訓、城鄉治理等發展方向,爲(wéi / wèi)低空産業躍升發展提供廣闊的(de)發展空間。

到(dào)2027年,“低空算港”品牌效應顯著,低空技術創新能力有效提升,低空算力産業發展壯大(dà),打造全國(guó)首個(gè)低空算力中心,可以(yǐ)爲(wéi / wèi)長三角乃至全國(guó)的(de)低空産業提供全面算力服務;低空産業集聚效應增強,構建以(yǐ)“低空算力、低空制造、低空服務”三大(dà)産業集群爲(wéi / wèi)支撐的(de)低空經濟産業體系,全區新招引低空經濟鏈上(shàng)企業50家以(yǐ)上(shàng),力争全區低空經濟産業規模突破100億元;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基本完備,建成低空航行器起降場(點)45個(gè)以(yǐ)上(shàng),開通低空航線50條以(yǐ)上(shàng),實現無人(rén)機安全運行超十萬架次/年;低空應用場景不(bù)斷豐富,重點打造低空應急救援、低空城鄉治理、低空警務應用等應用品牌;低空試點示範成效顯著,全力争創省級示範,建設臨平特色低空經濟産業發展示範區,創建省級試點至少1個(gè)。

二、重點任務

(一(yī / yì /yí))聚合優勢資源,打造高效低空産業生态體系

1.建強高新高能科研支撐體系。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,逐步建強低空經濟科研創新支撐體系,鼓勵開展低空制造、低空飛行保障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,加快形成低空經濟研發中心、驗證中心、場景創新中心等。支持區内科研院所深化産學研融合,推進産業鏈、創新鏈深度融合,助力引進低空經濟算力相關産業優質企業;合作建立無人(rén)機研發中心,形成智能無人(rén)機全産業鏈創新引領;構建本地(dì / de)化高端智庫,實施低空産業高端人(rén)才引育計劃,爲(wéi / wèi)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(dà)智力支持。

2.構建低空數據産業新業态。以(yǐ)算力小鎮爲(wéi / wèi)牽引,依托大(dà)數據、智能算力、大(dà)模型、垂直應用“數算模用”的(de)産業生态體系,構建全國(guó)首個(gè)低空算力中心、長三角算力應用端樞紐中心和(hé / huò)杭州市算力産業創新新高地(dì / de)。依托全國(guó)首個(gè)通信數據中心和(hé / huò)浙江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科研單位,聚焦三維地(dì / de)理信息、城市信息模型(CIM)、低空飛行空域管理等技術,構建全區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數字低空底座,爲(wéi / wèi)低空管理服務體系提供數據存儲、數據交換等數字化基礎支撐。整合各類低空設施、飛行器、運營服務等數據資源,搭建低空行業數據空間。增強算力供給服務,加大(dà)力度支持低空經濟企業購買算力服務。

3.營造安全高效的(de)低空環境。加強低空安全技術研發,鼓勵開發高效、精準的(de)無人(rén)機反制系統、設備,提供應用場景實踐。強化數據安全、網絡安全技術、軟件測試等系統開發,确保信息安全。配備多種軟硬反制設備,提高立體管控能力。建立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智慧體系架構,構建快速預警、精準識别、有效處置的(de)低空安防解決方案。積極探索構建全空域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管控體系。打造全國(guó)首個(gè)真正意義上(shàng)的(de)低空安全底座,涵蓋低空區域安全管理、低空安全事件管理、低空飛行安全管理、低空作業安全管理、低空設施(設備)安全管理等五大(dà)功能模塊。

4.推動無人(rén)機測試及适航驗證技術發展。積極争取無人(rén)機質量安全及适航審定等檢驗檢測機構落戶臨平,打造立足杭州、覆蓋全省、輻射長三角地(dì / de)區的(de)低空綜合測試驗證中心。提供無人(rén)機軟硬件協同适配、裝備質量評價、國(guó)産化選型等測試服務,實現低空航空器測試能力本地(dì / de)化。

(二)提升産業能級,打造高質量低空新産業

5.布局低空産業鏈。加快補鏈強鏈,引育壯大(dà)臨平區低空産業。編制鏈主企業清單,繪制産業圖譜,建設我區低空經濟企業數據庫和(hé / huò)招商企業目标庫。以(yǐ)區内現有關鍵原材料、核心零部件低空企業爲(wéi / wèi)基礎,招引上(shàng)下遊企業,完善産業鏈,推動低空産業由分散向産業園區集中布局。鼓勵區内科研機構、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招引相關低空企業。鼓勵區内高端裝備制造、芯片制造等企業向低空經濟領域拓展延伸,積極融入低空産業鏈分工和(hé / huò)合作體系,加強與整機制造等大(dà)型企業合作,引導、支持相關企業進入全市供應鏈。到(dào)2027年,新招引鏈上(shàng)企業50家以(yǐ)上(shàng)。

6.引育孵化重點企業。深入開展企業梯度和(hé / huò)科技企業“雙倍增”行動,引進、培育、孵化一(yī / yì /yí)批以(yǐ)低空算力、安全反制、關鍵零部件爲(wéi / wèi)發展方向的(de)優質企業。圍繞芯片制造、數據處理、新材料、飛控系統等領域,打造競争優勢明顯、創新能力強的(de)專新特精企業。到(dào)2027年,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(rén)”企業、單項冠軍5家以(yǐ)上(shàng)。

7.打造低空算力産業集群。依托臨平新城算力小鎮支撐優勢,圍繞低空安全、通信導航等算力應用,謀劃低空算力産業集群。集聚安全反制、飛行控制、通信導航、城市管理等鏈上(shàng)企業,形成低空算力特色産業,爲(wéi / wèi)市、省乃至全國(guó)的(de)低空經濟提供優質算力服務。圍繞數據、算法和(hé / huò)算力三大(dà)關鍵要(yào / yāo)素,通過物聯網、雲計算、融合感知等結合大(dà)模型算法,利用AI和(hé / huò)數字孿生技術,搭建專業、可視的(de)低空經濟實時(shí)仿真空間,打造全國(guó)首個(gè)低空算力中心。基于(yú)低空算力中心打造真正意義上(shàng)的(de)全方位低空安全底座,爲(wéi / wèi)技術安全、飛行安全、空域管理、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(gè)方面提供安全保障。到(dào)2027年,形成低空算力産業集群,新招引企業20家以(yǐ)上(shàng),産業規模突破30億。

8.打造低空制造産業集群。聚焦臨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制造集群産業優勢,圍繞陶瓷基、陀螺儀等上(shàng)遊材料和(hé / huò)關鍵零部件,以(yǐ)及動力、電氣等平台系統,謀劃低空制造測試産業。面向低空專業化制造領域,發揮産業平台特色,推動區内高端裝備制造、關鍵基礎件、新材料等企業加快進入低空經濟産業鏈,促進中小企業深耕細分領域。到(dào)2027年,形成低空制造産業集群,新招引企業20家以(yǐ)上(shàng),産業規模突破50億。

9.打造低空服務産業集群。突出(chū)大(dà)運河科創城的(de)空域和(hé / huò)文旅資源優勢,發展飛行保障、教育培訓、産業咨詢、運營服務等低空服務産業。加大(dà)低空經濟相關人(rén)才合作交流平台建設,設立低空産業人(rén)才梯度培養項目,滿足低空經濟發展對人(rén)才的(de)需求。積極拓展低空旅遊、空域仿真等特色産業,帶動低空論壇、低空會展等關聯産業發展。到(dào)2027年,形成低空服務産業集群,新招引企業10家以(yǐ)上(shàng),産業規模突破20億。

(三)完善空中網絡,推進高水平低空新基建

10.加快軟硬件低空基礎設施建設。由政府主導,統一(yī / yì /yí)規劃、分步建設,鼓勵國(guó)有企業帶頭參與建設公共無人(rén)機起降場、測試場、智能基站、5G-A網絡等設施,推動低空飛行融合通信網、多元傳感智能感知網、智能管理航路服務網(含配套地(dì / de)面基礎設施)等“三網”建設,積極探索商業化運維模式。鼓勵企業布設相應無人(rén)機起降點,支持各地(dì / de)利用園區、大(dà)型商場、公園等設施改造一(yī / yì /yí)批無人(rén)機起降點,滿足各類無人(rén)機起降、停放、充電、作業等功能。到(dào)2027年,建成公共無人(rén)機起降場5個(gè)以(yǐ)上(shàng),末端無人(rén)機起降場(點)40個(gè)以(yǐ)上(shàng),直升機起降點1個(gè)以(yǐ)上(shàng)。

11.布局低空交通網絡。配合全市航線網絡布局,參與共建服務城際、城市、城鄉的(de)“幹—支—末”低空航線網絡。配合全市開展低空空域環境普查。至2027年,開通低空航線50條以(yǐ)上(shàng)。

12.積極構建安防體系。依托區内低空安全和(hé / huò)低空算力優勢,大(dà)力發展低空安防産業,構建低空安全防範體系。以(yǐ)“政府端”爲(wéi / wèi)切入口,在(zài)應急處置、醫療救護、消防救援、巡檢巡查、交通治理、城市管理等領域推廣應用低空安防系統。鼓勵企業圍繞低空安全、低空空域規劃、低空交通路由、飛行動态監管、飛行控制等核心技術實施研發攻堅。

(四)培育市場需求,拓展多樣化低空應用場景

13.完善低空應急救援體系。建立統一(yī / yì /yí)組織、統一(yī / yì /yí)指揮、科學調度、能聚能分、機動靈活的(de)資源配置機制,布局“航空應急救援力量一(yī / yì /yí)張網”。完善“空中110”“空中120”“空中119”等應急體系建設,推進低空應急救援30分鍾快速響應。依托消防無人(rén)機應用培訓基地(dì / de),開展低空應急救援人(rén)才培訓。加強空地(dì / de)融合,整合低空應急救援力量與區消防救援隊伍,推動“地(dì / de)空防滅”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運作,提升區域低空應急救援能力,打造低空應急救援全省标杆。

14.創新“政務+航空”應用。打造臨平區低空經濟應用與安防管理平台,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,加大(dà)無人(rén)機、直升機及其他(tā)低空航空器在(zài)國(guó)土資源勘察、生态治理、農林植保、氣象幹預、搶險救災、電力巡線、城市治堵及城市治安等場景應用,實現政務飛行設備統一(yī / yì /yí)監管,形成5個(gè)以(yǐ)上(shàng)城鄉治理應用典型案例。

15.搭建低空物流服務體系。推進城際、城市無人(rén)機幹線物流配送,依托臨平區地(dì / de)理位置優勢,結合特色農副産品,打造以(yǐ)農戶端、商家端、平台端、消費端、政府監管端爲(wéi / wèi)主的(de)“低空+電商”平台,實現低空經濟業務融合發展的(de)綜合性經濟新形态。推動開發物流中端場景應用,實現區内快遞1小時(shí)内送達。加快在(zài)大(dà)型商業綜合體、未來(lái)社區、産業園區、公園、醫院等場所開展無人(rén)機末端30分鍾内即時(shí)配送。

16.豐富低空文體旅消費業态。将低空經濟産業與文旅相結合,打造旅遊業發展新闆塊。依托我區豐富的(de)自然及人(rén)文景觀,加快低空文旅消費場景開發應用,完善“飛行+N”模式,打造“飛行+營地(dì / de)”、無人(rén)機表演等特色旅遊産品。規劃大(dà)運河(臨平段)、超山風景區、丁山湖濕地(dì / de)等沿河傍湖依山開發低空旅遊産品,塑造文旅新業态、新産品、新體驗。

17.鼓勵低空應用拓展。鼓勵區内企業開展多元化場景應用的(de)探索與挖掘,做好低空應用優秀案例的(de)評選與推廣,不(bù)斷促進科技創新和(hé / huò)産業升級。支持臨平數智城中心公園打造水陸空樞紐,探索低空交通、水空接駁運輸等創新場景,打造省、市低空經濟場景應用示範樣闆。

(五)開展試點示範,打造低空經濟臨平樣闆

18.擴大(dà)低空經濟重點區發展優勢。持續發揮臨平在(zài)低空算力、低空反制、空域管理等方面的(de)優勢,全力争創“低空經濟全空域一(yī / yì /yí)體化管控”全國(guó)試點。

19.打造臨平特色低空經濟産業發展示範區。在(zài)成功争創杭州市低空經濟産業發展示範區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打造長三角低空算力中心、全省低空制造産業集聚地(dì / de)、全市低空場景應用和(hé / huò)運營保障綜合試驗區,爲(wéi / wèi)杭州争創國(guó)家、省級低空經濟領域示範試點貢獻臨平力量。

三、保障措施

(一(yī / yì /yí))強化組織領導。建立以(yǐ)區政府主要(yào / yāo)領導爲(wéi / wèi)總召集人(rén)、區政府分管領導爲(wéi / wèi)副召集人(rén)的(de)低空經濟發展工作協調機制,負責統籌全區低空經濟發展。圍繞低空經濟總體發展目标,建立任務清單、責任清單、問題清單等三張清單,系統謀劃、協同聯動,有效推動各項重要(yào / yāo)任務逐年分解落實突破。

(二)加強要(yào / yāo)素保障。整合國(guó)有企業、民營企業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等各方優勢資源,強化資金、土地(dì / de)、金融、人(rén)才等要(yào / yāo)素保障。區級相關部門要(yào / yāo)加大(dà)對低空應用場景探索和(hé / huò)拓展的(de)支持力度。支持高校、職業學校等加快各層級人(rén)才培育,給予專項政策支持。加強知識産權保護,按照國(guó)家及省、市統計局部署,推進低空經濟産業監測。

(三)加強政策支持。制定全區低空經濟發展專項支持政策,支持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招引培育、技術創新、适航取證、拓展場景等。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産品和(hé / huò)服務,加大(dà)信貸、資金供給力度。

本實施方案自2025年4月12日起實施,2024年8月1日至正式實施期間符合條件的(de)可參照執行。